以下影片引用自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EyrivrjAuU
以下來源: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《微軟英雄》(台譯:微軟英雄; 又名:矽谷海盜) 是部描述蘋果公司與微軟的,故事於1970年開始,以1985年史蒂夫·喬布斯30歲生日時,被執行長約翰·史考利(John Sculley)趕出蘋果電腦作為終結。電影斜述了1970年至1985年間家用電腦(個人電腦)的發展; 以致蘋果Apple Computer(Apple II及Apple Macintosh) 與微軟Microsoft (MITS Altair、MS-DOS、IBM PC及Windows) 的合作,決裂與對壘。
劇情架構:
影片以穿插敘述方式來介紹兩間美資科技公司 蘋果 Apple 與 微軟 Microsoft 的發展過程。
故事主角一為美國柏克萊大學,言論自由運動時期,蘋果公司的創辦人,年輕的史蒂夫·喬布斯(諾亞·懷利飾)與史蒂夫·沃茲尼克(喬伊·斯洛尼克飾);而另一位為微軟公司的創辦人,學生時代的比爾·蓋茲(安東尼·麥可霍爾飾)、他的高中朋友史蒂夫·包爾摩(約翰·狄馬喬飾)、保羅·艾倫(喬許·霍普金斯飾)。
比爾蓋茲、史蒂夫·喬布斯 和 沃茲尼克 都為了專心投入工作而輟學(事實上 喬布斯 曾有段時間為 里德學院(Reed College 的學生),但片中並未被提及;而沃茲尼克 之後也為了掀起個人電腦的革命而回到了美國 柏克萊大學)。 影片以 沃茲尼克 和 包爾摩 的角度來訴說兩間公司的發展過程。
現實與劇情:
- 影片中 史蒂夫·沃茲尼克 Steve Wozniak 與 史帝夫·喬伯斯 Steve Jobs以及喬伯斯的女友克麗絲·安Chris-Ann Brennan在公園打工扮演愛麗絲夢遊奇境記時,由沃茲尼克扮演三月兔、喬伯斯扮演瘋狂帽匠。事實上根據沃茲尼克的自傳iWoz,扮演帽匠的是他本人。
- 影片中 史蒂夫·沃茲尼克 Steve Wozniak使用電視信號干擾器惡作劇時,史帝夫·喬伯斯 Steve Jobs和他的女友克麗絲·安Chris-Ann Brennan就在旁邊,而事實上該惡作劇發生在沃茲尼克就讀的大學,並沒有喬伯斯和他女友在場(根據iWoz)。
- 在影片中 1977年舊金山電腦展銷會的一幕,可發現到製造Altair電腦, MITS Corporation 的展銷攤位. 但在 史蒂夫·沃茲尼克 Steve Wozniak 所撰寫的書 iWoz 中,稱MITS Corporation 當時並無參與協助推銷; 不但止,沃茲尼克 還印製了 8,000張 根本不存在,聲稱叫 Zaltair 電腦的宣傳單張,戲謔Altair.
- 影片中,Altair的製造者Ed Roberts看上去有將近50歲,但事實是Ed Roberts1942年出生,在Altair 8800發售的1974年時僅僅32歲。
- 影片尾段 比爾·蓋茲 Bill Gates
與 史帝夫·喬伯斯 Steve Jobs
的對話中,暗示蘋果和微軟"雙方"均有從"富有鄰居"Xerox PARC中盜取圖像用家介面 GUI 的概念. 現實上,史帝夫·喬伯斯 曾與 Xerox 相談交易,請 Xerox 注資美金$1,000,000 到蘋果,以獲取 10,000 股蘋果的股票 (pre-IPO shares); 而蘋果則可派人進入PARC參觀PARC的成就三天。蘋果上市首年, Xerox 持有蘋果股票價值美金$17,600,000[1]. 1989年Xerox因為Lisa/MAC所使用圖形GUI涉嫌抄襲Xerox PARC所發展出來的Alto, 而控告Apple, 不過大多數的控告在1990年3月被法院駁回。而數年後,微軟Microsoft 在視窗 Windows 中,也使用了 蘋果/Xerox的 (WIMP) 圖像用家介面 GUI 的概念,但並沒有付蘋果或Xerox 分毫. 蘋果感到視窗的外觀與功能('look and feel') 接近得近乎抄襲 Lisa/Mac 的 GUI, 故而觸發了一場版權訴訟. [2] 。
- 史蒂夫·沃茲尼克 Steve Wozniak 在他的個人網站當中 [3],曾透過一系列予影迷的回信,就微軟英雄一片作出了評論。對於劇中有欠精確的部份,沃茲尼克作出了補充:
影片所描述的人物與事件是真的有發生過,但每每出現人物、時間、地點配合上的錯誤。例如出現錯誤的人物(影片中關於1970年組裝電腦爆炸的時候,站在我身邊的應該是蘋果第四號員工比爾·費南德茲 Bill Fernandez,而非 喬伯斯); 錯誤的時間(當約翰·史考利加入的時候,他是須把注意力由Apple III轉移到Apple II,而非由Mac轉移); 還有錯誤的場合(自組電腦俱樂部 Homebrew Computer Club 是位於史丹佛大學·線性加速器中心 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)...... 至於人物的個性,倒還真的描繪得很仔細。
– [4]
當然,在1984年的意外後,史蒂夫·沃茲尼克在記憶上的準確性曾被質疑。
- 在2006年8月4日,Studio 360訪問了約翰·史立·布朗John Seely Brown,全錄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(Xerox PARC)的前負責人。訪問期間布朗曾觀看電影的期中一幕; 其後布朗表示,該幕的描述並非完全正確。片段中,比爾·蓋茲對史帝夫·喬伯斯說:「對你與我來說,全錄Xerox就像是一個二十四小時中門大開的富有鄰居。你只不過是早一步偷溜進去,搬走他們的電視機罷了。」布朗續稱,該描述並非完全正確,因為 史帝夫·喬伯斯 當時是被 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 PARC 邀請,到中心參觀及作技術交流; 條件是須以蘋果電腦的股份作為交換。[5]
- 在透納電視網(T.N.T.)《微軟英雄》的官方網站上面,導演馬汀·伯克談到編導這部影片時,為何他不與比爾·蓋茲或史蒂夫·喬布斯面談的原因:
我不想拍一部微軟或蘋果官方授權的傳記電影,所以我們決定不去和他們面談來獲得資訊。在一個哈佛的研究團隊幫助下,我開始了長達七個月的研究計畫,盡我們所能地去尋找任何有關這兩家公司的歷史,研究的資料還包括七零年代的科技雜誌。我嘗試讓每一個電影場景都有事實的基礎,包括一些看來挺瘋狂的片段,像是比爾.蓋茲半夜跑去開推土機競賽和史蒂夫·喬布斯在應徵工作的面試會場中光腳踩上會議桌的那一幕;而我至少都有兩個以上的資料來源可以證明真有此事。
– [6]
- 因為當時史蒂夫·沃茲尼克還是惠普的員工,在合約中明訂公司對於他的發明具有優先使用(first right of refusal)的權利,所以沃茲尼克必須將Apple I 拿給惠普,由惠普選擇是否要保留這項發明的使用權。片中描述沃茲尼克將Apple I 拿給惠普時,他希望惠普拒絕接受這項發明,如此一來他才可以和喬布斯一同獨立研發並販售這台電腦。但是根據他的自傳《iWoz》一書,其實他當時很努力讓惠普認同和接受這項發明,但惠普仍然拒絕了。
個人觀點:
史帝夫可能小時候因為家庭因素,
而導致他的目中無人.有點精神病,
甚至想要忽視他前任女友的女兒『麗莎』,
但是比爾更過分,
居然去偷蘋果的東西...,
使自己成功,
可能這就是商業界的基本吧-偷來偷去...,
也因此誕生了一位全球首富『比爾蓋茲』,
我覺得他們的商業頭腦都很好,
最厲害的是他們都很會『騙』。
高一信 16號 吳偲瑜